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东北历史详情

东北历史

清十二帝之清高宗纯皇帝乾隆

2016-6-6 21:16:0311955人已关注
乾隆简介

  乾隆帝即清高宗纯皇帝(1711925日子时—17992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8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

  乾隆帝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帝登基后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太子,立储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也成为以后清朝的定制。雍正帝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乾隆天生聪慧,文治武功都有较大成就,这也使得他非常自负,他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夸耀自己的武功,但是事实上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国内潜伏着的各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而国际上,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中国已经不再是什么“天朝”,而是盲目自大的井底之蛙。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其在位六十年,作为太上皇又训政三年,所以乾隆帝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而实际执政时间是最长的皇帝,达到六十三年,他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驾崩时年为八十八周岁。乾隆死后的庙号为清高宗纯皇帝,史书上称为乾隆皇帝。

乾隆在位时的功劳

  乾隆皇帝弘历在位60年,做的事情太多,光记载他言行的《清高宗实录》就达1500卷,据统计,共有13580136字,还未计标点符号。

  乾隆皇帝所做出的主要事件归纳起来,有八件大事:

  第一件是编修文化典籍。

  主要有:

  (1)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但是编纂《四库全书》时,清朝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有违碍字句的古籍。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凋零”。这对中国文化也是一种摧残。

  (2)整理《无圈点老档》。《无圈点老档》(又称《满文老档》、《老满文原档》、《旧满洲档》)是以无圈点老满文为主书写的,现存最为原始、系统、详尽、珍贵的清太祖、太宗时期编年体史料长编。该档形成于清入关前,到乾隆中期已经百余年,以老满文书写,文字难以辨识,纸张年久糟旧,字迹漫漶不清。乾隆命对《无圈点老档》进行整理,用无圈点老满文和加圈点新满文分别重抄——先抄出草本各一部,再抄出正本存内阁各一部,另抄出副本存沈阳崇谟阁各一部,并抄出存上书房一部。总计共抄录七份:《无圈点字档》(草本)、《加圈点字档》(草本),《无圈点字档》(内阁本)、《加圈点字档》(内阁本),《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还有《加圈点字档》(上书房本)。《无圈点老档》原本40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对保护满洲文字起了巨大作用。

  (3)乾隆敕编《八旗通志》、《满洲源流考》、《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满文本、汉文本)等。

  (4)《御制五体清文鉴》则是多民族文化的一个硕果。

  (5)乾隆重视京师文化,体现在:一是编绘《京城全图》;二是于敏中等奉敕撰《日下旧闻考》,共160卷,为北京历史文献集大成之作;三是编修《国朝宫史》,对宫廷的历史、建筑、文化、典制等做了载述。

  第二件是兴建、维护皇家园林。

  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维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其中清漪园改瓮山为万寿山,上建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又建佛香阁。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园林艺术史上的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除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毁外, 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件是贡献诗文才华

  乾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擅书画,兼长诗文,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诗人和学者。他不仅精通新满文,而且熟知老满文;不仅对汉语汉文十分精通,还懂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文字。乾隆喜爱书法。他长期痴于书法,至老不倦。自内廷到御苑,从塞北到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乾隆撰写了大量文章,仅编成文集的就有《御制文初集》、《御制文二集》、《御制文三集》、《御制文余集》,共1350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卷。乾隆尤喜爱作诗。他的御制诗集,登极前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在位期间的《御制诗集》共有5 集,434卷,有人统计,其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乾隆的诗总计42613首。而《全唐诗》所收有唐一代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才48000多首。乾隆帝是个业余诗人,以一人之力,其诗作数量竟与留传下来的全唐诗相仿佛,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令人敬佩(但是其中有一些诗为他人代笔)。

  第四件是蠲免天下钱粮。

  御史赫泰曾上疏:“国家经费,有备无患,今当无事之时,不应蠲免一年钱粮。”乾隆认为:百姓富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那将施于何处!所以,乾隆断然下令蠲免全国钱粮。据统计,乾隆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和嘉庆元年,先后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免除江南漕粮(其中一次为400万石米),累计蠲免赋银2亿两白银,约相当于5年全国财赋的总收入。蠲免全国钱粮,收到社会效益:“诏下之日,万方忭舞。”这话虽有夸饰,但说明此举确实受到欢迎。乾隆蠲免全国钱粮,其次数之多,地域之广,数量之大,效果之好,在封建王朝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也可以体现当时清政府财政状况较好。 不过蠲免钱粮百姓的确收益,但是生活远没到达小康,饥民、流民年年都有。乾隆晚年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甚至蓬头拓面,衣杉褴褛。

  第五件是重新统一新疆。

  北京内城南面西为“宣武门”,标榜皇帝“宣武”。明清入主北京的皇帝,真正称得上“宣武”的,只有明成祖,康熙、乾隆三位而已。乾隆不仅“崇文”,而且“宣武”。他的武功之一就是用兵西陲,开辟新疆、巩固新疆。在北疆,两次平准噶尔,基本上解决了北疆的问题。南疆,主要指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地域,清代称“回部”。准噶尔部强大时,回部受准噶尔贵族的欺凌与侵逼。但是,清军平定北疆后,回部贵族试图摆脱清朝,自长一方。为此,清军同回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等几座南疆重镇进行了激战,最终获胜,重新统一南疆。从此西域与中原再度连为一体,定名新疆也是取“故土新归”之意。

  乾隆在南疆实行因俗而治,设立阿奇木伯克制,由清廷任命。并设参赞大臣(驻叶尔羌)等官,分驻各城,加强统辖。制订《回部善后事宜》,对南疆管理体制做出改革。乾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加强了 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平准定回诸役,统一了准、回各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辖,铲除了准噶尔东犯喀尔喀、威胁京师及大西北的祸根,保持了西北、漠北及青海、西藏的社会安定。

  第六件是完善治理西藏。

  乾隆两次派兵打败廓尔喀(今尼泊尔)的侵犯,制定《钦定西藏章程》。规定: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在西藏驻军,分驻前藏、后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圆寂后,在驻藏大臣亲监下,灵童转世设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签决定继承人,这就是著名的金瓶掣签制度。西藏对邻国贸易必须进行登记;西藏货币一律用白银铸造,正面铸“乾隆宝藏”四个字;等等。《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标志着清朝对西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辖。在雍和宫的“金奔巴瓶”已成历史文物,在大昭寺内的“金奔巴瓶”制沿袭至今。

  第七件是修砌浙江海塘。

  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经不住海潮的冲击。乾隆命拨银两江柴塘改为石塘。共修建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强了这一地区抗御海潮侵袭的能力,为安定当地人民生活作出重大的贡献。

  第八件是中华各族一统。

  清朝历经“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在乾隆朝才真正实现大一统,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领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达到1310万平方公里,为历代第二大,实际控制面积则为历代之首。清乾隆时的人口突破3亿大关,中国因为有众多的人口在民族危亡时,才不会亡国灭种。乾隆帝继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的联系,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增进民族间交往和民族融合,起了很大作用。总之,在乾隆朝中国领土基本确定,彻底形成一个疆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

  

即位之前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喜爱,康熙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认为孙子弘历的出众,所以才传位于其父雍正。

  弘历即位前,封为宝亲王,少年的他聪颖过人,能文能武,行事恩威并施,十分有才干。雍正对他的寄予厚望,这在皇子中是无人可及的。早在雍正元年八月,弘历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立为皇太子。皇子弘时曾与之争宠,却被削除宗籍。但雍正接受康熙的教训,不让皇子参与政治,同样弘历登基前未曾参与过朝廷政事,也未曾出任过军政要职,只于雍正十三年参与了苗疆改土归流的事物处理。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顺利继承皇位。

  

青年乾隆

  

  乾隆即位后,首先面对的是逐渐升温的朋党之争。他在上台伊始,便明确表明痛恨朋党之争,禁止私立朋党,以警告当时朝廷如日中天的鄂尔泰和张廷玉两派。但他由于此前未曾基本接触过政治,缺少经验和威信,亦未能有任何亲信,故而初政面对朋党以及宗室的压力,举步维艰。他采用各种手段让张、鄂两派互相牵制,慢慢回笼权利。乾隆四年“弘皙逆案”后,他一心将宗室排除与政权之外,充分利用军机处的功能,独断乾刚,使得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到达顶峰。

  乾隆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务实足国,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志得意满、思想僵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虽然也大大加强了惩贪的力度,但无法摆脱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矛盾激化状态,这使乾隆帝的一生罩也上了阴影。

  勤政爱民是乾隆所标榜的一贯主张,清政府很多官员因此以关心民事为己任。在乾隆所信用的能臣中,还有不少清廉之官。如大学士孙嘉淦、江西奉新人甘汝来等。乾隆要求地方督抚大臣实心任事,反对虚文。他还大胆启用曾被雍正贬谪的各类有能力的官员.

  乾隆在位期间,无论文官武将,有能力和抱负的人,不计其数,包括傅恒、兆惠、阿桂、刘统勋等,均为他所提拔,但是由于清朝皇帝强大的政府控制力以及“本朝无能臣”的主张,臣子的才能被笼罩在皇帝巨大的影子底下.,他把所有人的荣誉变成了自己的荣誉。

  乾隆在发展社会生产方面主要继承自康熙和雍正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最大成绩是对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及“火耗归公”等政策执行得非常彻底。为此,乾隆听取大臣张广泗的建议,对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将少数民族的叛乱快速平定。这些措施的施行,使清朝国力达到顶峰。

  乾隆一生大权独揽,君主专制为达到中国历史的顶峰。他可以为百姓免粮治水,赈济灾情不惜一切代价;也可以不留情面地镇压各种反对他的势力,他当政期间,残酷血腥的文字狱比比皆是,动辄百十条人命,连杀封疆大吏的事情并不少见。

  

禅位

   乾隆皇帝能将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有生之年做出了“禅位”的决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内禅。他说: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这道谕旨的意思是说,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如果能在位60年,就当传位给太子。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岁的乾隆皇帝,御圆明园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礼,授玺。颙琰即皇帝位,尊弘历为太上皇帝,训政。由礼部鸿胪寺官诣天安门城楼上,恭宣嘉庆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乾隆内禅皇位后,又训政三年零三天。后人多讥评乾隆名为退位,实禅而不退。其实不然,纵观中国自秦始皇以下两千年的皇朝历史,由内禅归政者,前君罕见,后君亦无。宋仁宗储位既定,郁闷不乐;宋英宗立太子后,泫然泪下。

  乾隆帝朝服像 乾隆在位既长,享年又高。在中国历史上,享年80岁以上高龄的皇帝只有五人。除乾隆而外的四位皇帝是:

  (1)梁武帝萧衍,享年86岁,在位48年。但他局处一隅,三次舍身入寺,长于文学,精通音律;侯景之乱后,饥病而惨死。

  (2)武周女皇武则天,享年82岁,在位15年。是中国唯一女皇帝。

  (3)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在位36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半壁山河。

  (4)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岁,在位35年。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候。

  

乾隆的“十全武功”

  “十全武功”指“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清缅战争)、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况不同,性质各异:有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小题大做,有得不偿失,有多管闲事,有维护正义,有反击侵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十大武功”,决非是真的十全十美:平定大小金川,对少数民族的叛乱过分强调运用武力,轻视安抚,导致战争旷日持久,耗费大量钱粮,得不偿失;台湾林爽文起义,本身是由清朝台湾官员腐败造成的,官逼民反即便被镇压下去,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降缅甸、降越南,都是先胜后败,不是纯粹的胜利,所以不能称之为“武功”。降廓尔喀,虽然大败廓军,但也并没有达到先前预计的深入敌境以图捣穴擒首的目的。把他们列为“十全武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隆帝的虚荣浮华。

  但是新疆用兵三次,廓尔喀用兵两次,这五次用兵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西北战事

  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被康熙击败后,他的侄子策布阿拉布坦在西北仍拥有很大的势力,控制了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煽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清廷为敌。策布阿拉布坦死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续统领其众。乾隆时代,遇上蒙古准噶尔部内乱的大好时机,公元1755年,乾隆亲率大军,前往西北镇压一贯时服时叛的准噶尔部叛乱。由于乾隆准确判明形势,分兵而进,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伊犁,随后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支持下,将逃往南疆叛乱首领达瓦齐抓获。乾隆将其押往京城,却在痛斥其叛乱行经后,不但赦免其罪行,还封其为亲王,并留他在京城居住。此举得到西北各少数民族拥戴。

  但噶尔丹策领外甥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清廷在1757年第二次出兵,终于完全清除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这场战争,从噶尔丹时代算起,已持续了近70年。

  准噶尔部平定之后,维吾尔族的首领大和卓木、小和卓木回到新疆,策动维族各部反清。乾隆被迫第三次对西北用兵,这场战争延续了三年,终于迫使大、小和卓木逃亡国外。

  随后,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并在喀什等地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职位,同时大幅减轻了维族地区的赋税负担。西北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终于巩固在中央政权之下。

  西南战事

  公元1747年和公元1766年,乾隆先后对大小金川用兵(大金川、小金川),都取得胜利;但是也打得十分艰辛,两次反叛总共持续了近30年,贯穿了乾隆统治期的中段。乾隆两杀主帅,耗银七千万,才压服了这里的藏民。

  乾隆反对对西藏用兵,坚持以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区,并派遣军队以维持主权。此后清军曾远征缅甸和尼泊尔,迫使其承认自己的宗主国地位。

  公元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进犯西藏,到处烧杀抢掠,使西藏僧俗人民遭受了极大灾难。乾隆立即派福康安和海兰察率军迎击,并很快将廓尔喀逐出西藏。事后,乾隆反思西藏行政体系弊端,逐命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共同制定西藏善后章程,这就是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

  乾隆对西藏的治理是康乾盛世一项主要的内容,它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进步谱写了动人的乐章.从乾隆治理西藏的做法和特点入手,可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借鉴。 其中在经济方面如:

  1 《钦定西藏章程》 二十九条协议章程,是西藏历史发展上的划时代文件,有人认为它标志着清朝对西藏的统治从此“进入全盛时期”乾隆帝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清廷首次整顿西藏经济秩序。

  3 把西藏地方的财政大权收回,由中央进行监督管理,并实行财政补贴。

  4 实行广泛的蠲免赋税政策,减轻西藏人民的负担.如废止私用乌拉差役,减轻农牧民的徭役负担。清除不合理的差税,减轻边寨人民的负担。蠲免历年积欠赋税钱税,抚恤赈济灾民。核查官庄各项定额,限制领主代理人剥削超额地租。

  5 改革地方币制,自铸西藏银币。促进西藏经济和贸易的繁荣发展。

  6 改革对外贸易政策,由驻藏大臣合理管制内外商贸。

  7 对贸易实行合理课税,增加财政收入。注重利用外贸服务西藏民生。

  8 改善藏军的后勤供应,减轻西藏地方的财政负担。

  对苗疆事务处理

  雍正年间,在鄂尔泰主持下,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广等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这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原是极具意义,然则后果难测。“改土归流”后,原有土司的势力仍是存在,而地方官征粮不善,雍正十三年便发生了大规模苗乱。

  为平息这次苗乱,雍正下旨成立了办理苗疆事务处,并调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六省兵进行围剿,然而,因文武将官不睦,指挥欠佳,日久无功,苗患日炽,鄂尔泰因此引咎辞职,削去伯爵。雍正本人对“以安民之心,而成害民之举”的结局,亦有些犹豫不定,“大兵云集,却旷日无功”的局面甚至是他准备接受张照所提出的“弃置”的想法,直到他驾崩,问题未得解决。

  弘历登基伊始,便表明决不“弃置”的态度,把扭转苗疆形势当做最紧迫的大事,立即着手部署。他于雍正去世的第二天曾言:“目前要紧之事,无有过于西北两路及苗疆用兵者!”表明他对苗疆用兵的特别关注。弘历原就会同亲王、大臣在苗疆事务处办理,其中情形原委尤为熟悉,很快就上手,且决心平定叛乱,告诫前线将帅速速平叛,若不然,“则伊等之身家不足惜,而贻误国家军务之罪甚大,朕必按法究治,断不姑贷”。

  八月二十八日,弘历降旨招回抚定苗疆大臣张照,命湖广总督张广泗前往贵州料理苗事。

  十月初二,又授张广泗为经略,诏“自扬威将军哈元生、副将军董芳以下,俱听张广泗节制调遣”,使清军前线指挥权完全由张广泗统一掌握。

  十一月,张广泗抵贵州战场,经一番调整后,向弘历奏报清军用兵数月未能进展的原因,弘历接到张广泗的奏折后,立即将张照、董芳、元展成撤职查办,哈元生罢扬威将军,以提督听命张广泗调遣,命张广泗兼任贵州巡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十二月,张广泗率大军至凯里,命副将长寿出空稗,总兵王无党出台营,自率大兵出清江之鸡摆尾,三路大军每路各五千余人,同时并发。清军连破上九股、卦丁等苗寨,烧毁叛苗巢穴。

  乾隆元年正月,余苗退入牛皮大箐。

  弘历继位后,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彻底平定遍及贵州全省的苗乱。

  乾隆深知苗疆叛乱是有一点官逼民反的意味,攻苗疆容易,守苗疆难,要想苗疆安定,必须先收买苗族人心。他收复苗疆后采取了几项措施以抚慰苗人之心:第一,免除苗赋;第二,尊重苗俗。第三,实行屯田;第四,慎选苗疆守令,责令今后委任的官吏,必须公正无私,以减少苗民的抵触情绪。乾隆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使得贵州苗疆基本上安定下来。

  乾隆的军事扩张给清朝增添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也带来了许多少数民族——回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鄂温克族和蒙古族。军事扩张也占用了帝国庞大的国库开支,这也成为清末国力衰弱,面对西方列强时清政府束手无策的一个间接的原因。

[编辑本段]文字狱

  乾隆帝虽然大力弘扬儒家文化,但也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其突出表现就是大兴文字狱。乾隆帝时期的文字狱其数量、持续时间、受株连人数都为历代之最,其造成的恶果可想而知。

  乾隆帝的宠臣沈德潜因为写过《咏黑牡丹》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被指为大逆不道,当是沈德潜已死,却也被“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

  举人王锡侯,为了给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提供方便,把《康熙字典》加以精减,编了一本《字贯》。这种事情,在现在看来十分寻常。但是《康熙字典》是康熙皇帝“钦定”的,王锡侯擅自删改,便被定罪,而且《字贯》没有为清朝皇帝的名字避讳。结果王锡侯遭到严惩,书板、书册全部销毁,经办此案的江西巡抚海成也因“失察”而治罪。

  文人胡中藻写了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认为这是诽谤清朝,将胡中藻灭族

  江苏东台的举人徐述夔去世后,其子为纪念亡父而刊印《一柱楼诗集》。集中有诗句“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被指用“壶儿”喻“胡儿”,被暗指满清。还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后来乾隆帝称“用朝夕之朝为朝代之朝,不用上清都、到清都,而用去清都”,因此是“显有兴明灭清之意”。结果徐一家不是被杀就是被充军,还株连许多与徐家有关的人。

  有人统计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有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受株连者更广。文字狱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导致当时思想上、文化上万马齐喑。

  乾隆射箭图

六下江南

  乾隆帝最受百姓乐道的就是六下江南,这在现在的电视剧里就可以体现。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康熙,康熙下江南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毕竟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其二是为了将强中央政权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江南是明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最激烈,而江南经济发达,国家财赋又大半来源于此,所以康熙下江南为的是将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以巩固统治;其三是为治理黄河。康熙虽然是下江南,但每次都在黄河地区停留很长时间,为的就是治理黄河。乾隆帝下江南也有康熙前面的两个原因,只是第三条不一样,因为乾隆时黄河已没有大的水患。乾隆下江南的第三条原因就是游玩。

  康熙下江南,动机比较单纯,就是为了国家,所以不是很讲排场,而且康熙本人比较节俭,也不想干扰地方,但是即便这样也花销了不少。而乾隆本人好大喜功,南巡的队伍声势浩大,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巨大的浩劫,其花费远超康熙数倍。江苏学政尹会一曾上奏章说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看后大为恼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

  乾隆除了下江南游荡猎奇外,还花费巨资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作为皇帝家常的供玩。

后人评说

  乾隆执政的六十三年,其所作所为总体上受到了当世和后世的肯定,其在百姓心中也一直是明君的形象。但是其政策的许多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当时西方世界发生了历史性的、跨时代的巨大变化,而清朝对此竟一无所知,仍然闭关自守,盲目自大,沉浸于康乾盛世的童话。马尔嘎尼的中国行记里面记述,就是对当时清王朝的极大讽刺,而身为最高统治者的乾隆,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乾隆在位后期重用和坤二十年。和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风,政治腐败,各地农民起义频繁,和珅被抄家后,其家产总额竟达到9亿两白银,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法。

  乾隆帝有极大的虚荣心。凡是肯向清国“进贡”的国家都给以丰厚的“赏赐”,赏赐的价值往往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于“贡金”的价值。一些国家就利用进贡的名义欺骗中国,如西班牙竟冒用其殖民地国家的名义向清朝上贡,来捞取好处。

  马尔嘎尼访华本是中西方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和平与对外开放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由于乾隆帝盲目自大,自认为是天朝,不惜英国小邦交往,又与马尔嘎尼之间有礼仪之争,使中国错过了这样一次机会。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得病,虽经过不少名医医治,都不见起色,初三死于养心殿。

  总之,以乾隆中期为界,清王朝开始走向它的衰弱。而到了乾隆末期,所谓歌舞升平,“十全武功”的“盛世”已经宣告结束。在60年漫长的“盛世”之后,是成倍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及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彻底腐败。如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的:“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蘘却已尽上来了。”清王朝已经像即将倾颓的大厦势难支撑,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却正在隆隆地驶近,中国的历史,即将翻开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页

妃子

  后妃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乾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

  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二年,封娴妃,乾隆十年,晋贵妃。孝贤皇后崩后,晋皇贵妃,主后宫事,乾隆十五年为皇后。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丧葬仪式等同于皇贵妃。生有二子,永璂、永璟,一女,夭折。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之女。生四子,永璐夭折,嘉庆皇帝、永璘,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夭折,二女,分别下嫁拉旺多尔济、

  札兰泰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当乾隆还是太子时,是侧室福晋。乾隆初封为皇贵妃,薨,谥为慧贤皇贵妃。

  纯慧皇贵妃,苏佳氏,乾隆为太子时,就已在服侍乾隆。乾隆皇帝即位后,封纯嫔,累进纯皇贵妃。薨,谥纯慧皇贵妃。生一子,永瑢。

  一女,下嫁福隆安。

  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晋庆贵妃。薨。嘉庆皇帝曾经被她抚育过,被嘉庆帝追尊为庆恭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雍正十三年,薨,被乾隆追封为哲妃,晋皇贵妃。一子,永璜,为高宗的长子,一女,殇。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为皇子时,就已嫁给他,乾隆初,封嘉妃,晋嘉贵妃。四子,永珹、永璇、永瑆,还有一个九阿哥永瑜,早殇。

  婉贵妃,陈氏,乾隆为皇子时已嫁给他,乾隆间,自贵人累晋婉妃。嘉庆间,尊为婉贵太妃。薨,年九十二。

  颖贵妃,巴林氏,自贵人累晋颖贵妃,尊为太妃,薨,年七十。

  贵人,西林觉罗氏,柏氏,皆从常在尊为贵人。

  晋太妃,富察氏,初为贵人,待到道光帝时,仍未逝世,被道光帝尊为皇祖晋太妃。

  容妃,和卓氏,回族人,初入宫,封贵人,累进为妃,薨。

  忻贵妃,戴佳氏,总督那苏图之女,生二女,皆殇。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一子,永琪。

  舒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永玥,殇。

  惇妃,汪氏,生一女,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子女

  乾隆生有1710女。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未 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1755),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惇妃汪氏。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长寿皇帝乾隆养生之法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的长寿皇帝之一。据说,乾隆皇帝暮年身康体健,一生未用眼镜,去世前两年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写字读书。这一切与良好的养生方法是分不开的。

  

[弯弓习武健体魄]

  

  乾隆皇帝健康长寿与其喜欢弯弓习武有密切关系。据说,乾隆皇帝经常与武官比试射箭。射箭是很好的运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心态得到良好的调整。此外,乾隆皇帝还喜欢打猎。打猎时,行走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人体吸氧量明显增加。同时,美好的自然环境,诱人的鸟语花香,使人情怀舒畅,对身心大有裨益。

  

[四方巡游悦心性]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了全国名山大川、六古刹佛寺。他常以微服出巡为乐。如此涉足野外,入宽阔幽静之地,欣赏自然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心旷神怡,既锻炼了身体,又陶治了情操,为健康长寿增添了活力。

  

[起居饮食有节律]

  

  乾隆的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大约早上6点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政务,和大臣们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他的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并且从不过饱。乾隆从不抽烟,但喜饮喝茶。

  乾隆皇帝写字像[赋诗作画调情志]

  乾隆皇帝每天必赋诗数首。通过赋诗,既锻炼了脑力,又抒发了情怀。现代研究表明,人体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对大脑不断地输入信息,脑功能就可以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延缓大脑衰老。另外,通过习书作画,可以陶冶性情,调节身心。同时,运笔过程中需要指力、腕力、臂力的综合协调,需要思想意念的高度集中。这样,不仅达到了养性的目的,同时还锻炼了体力。

 
  • 客服热线
  • 商务洽谈
  • 13596379558
  • 投诉建议客服
  • 13704312303